人活在世上,就要食人间烟火。可眼下的日子是那么纷乱、嘈杂,烦躁、焦虑。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没有污染的食物,闲静的心情都成了梦境中的奢望。在这里把从LOFTER採辑的光影和自己的生活随笔搭建成小木屋。作家王心丽选编的LOFTER新载体杂志(寻找与实践之三)。

· 无雪的冬天 ·

 原以为丙戌丁酉之冬是一个多雪的冬天,因为第一场雪来得特别早。看来以为仅仅是以为。冬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过去的冬天是一个无雪的冬天。对于南京来说,无雪的冬天是一个缺失,一个遗憾。又说立春那天下雨,雨要下整整一个正月,可这几天晴空万里。老黄历,老经验,老说法都不作数。

从去年二月到今年二月,我渡过了最艰难的一年,完成了巨艰难的工作。如果这一年什么都不做,只是抱怨,那么临了还是抱怨。如果仅仅想,那么临了就是空想。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好、中、差是三种可能。最艰难的一年得到中等的结果就是好,因为所付出的努力的一大部分需要抵消大环境的负能量。大环境负能量也不是随口乱说,是在行动过程中的切身体会。

2017要做纸书,做成纸书得一本纸书,做不成纸书,就写一本做纸书不成,如何不成的整个一个过程的电子书。要了解整个过程和细节只有亲参与实践。中国的出版社没有民营的,在市场的环境中完全国有的出版社处于绝对垄断和绝对优势,所有的饭都要让他们先吃,所有的客户都是他们的鱼肉,他们说不赚钱,说亏损,没有人查他们的真账,亏损了才能要到钱,才能拖欠客户的钱,这个庙里没有穷和尚、穷尼姑。

是不是到此为止呢?不是的。还有一句话,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麻虾,谁是小鱼?谁是麻虾?这是另一个更深入的话题,关于这个话题能写一篇深刻的文章。

为啥要做纸书?因为纸书是能卖出钱来的实物,封底上有码洋定价。另外一个作家手里必须有自己的著作,这也是与人交往的小礼物,小名片。在纸书市场上必须有我这一个作家的一席之地,所以再难都不能放弃。需要付出多少正能量才能抵消生态环境的负能量?这才是一个严峻的生存问题。

在先锋书店实地调查三个月,发现纸书难卖,是一些纸书难卖,大多数书难卖,不是所有的纸书难卖,好卖的纸书抵不了滞销纸书的大窟窿,形成了账面不好卖的现象。发现一些根本不炒作的书,名字陌生作者的书,有的一年印刷四次,有的三年印刷两次,这些都是静悄悄的畅销书,常销书。

研究这些书,要向这些书的生命力和生存力的方向努力,这才是夹缝中的生机。文本好,书的装帧卖相对文本读者群的路,才能获得自信心。

图片转载自:清溪 文:王心丽

评论
热度(70)
©草丝的日子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