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就要食人间烟火。可眼下的日子是那么纷乱、嘈杂,烦躁、焦虑。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没有污染的食物,闲静的心情都成了梦境中的奢望。在这里把从LOFTER採辑的光影和自己的生活随笔搭建成小木屋。作家王心丽选编的LOFTER新载体杂志(寻找与实践之三)。

 · 碧山随感·

       当今在很多乡村已见不到牛,“牛耕田”已成为书面文字。

      然在碧山乡间看到了牛,水牛!十分惊喜。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八十年代初台湾校园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当年台湾校园跟着收录机时代进入大陆。当年大陆的乡间少年通往城市的路,只有读书进城和进城当兵转业。大陆对城镇和乡村有严酷的户口控制。导致乡村青年厌恶自己生长在乡村的蓝印命运,大陆城市青年对台湾校园歌曲的喜爱,因为当年中国大陆生活缺少“小清新的青春情怀”,那时的台湾政治已是蒋经国时代。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直到二十一世纪2017的春天,我走在碧山的小路上才真正感受的与质朴的农耕生活一起融入大自然的这份怡然和美好。

       触景生情想到台湾导演侯孝贤的一系列青春片,疑惑进入电影里的生活氛围或情境,尽管有差别,但还能关联上。侯孝贤的青春电影电影是那年非典时期路学长给我开的必看电影目录,目录里有很多各国电影,凡是能能找到的都看了。对侯孝贤镜头语言印象非常深刻难忘。

       中国大陆的文化进程比台湾落后五十年。投资人李宏伟先生在台湾台东考察调研,发了一个乡村旅游的田头土灶项目在微信群里,一望无际的田野,田埂上排列了土灶,种田人中午的饭就在田间地头对付了。这是人与自然的贴近,与乡土的贴近,与劳动生活的贴近。人类的食物是从田野里生长出来的,要膜拜土地,善待田野,尊敬为提供人类食粮而劳动的人们。

       看到该劳作的季节闲适在田间的牛,水牛成了怀旧的观赏物,实在为它们担心,前些日子看的一本小书:《I have a dream》,这牛已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了。但是整个牛类的命运也将改变,多舛莫测,凶多吉少。(文/王心丽)

评论(3)
热度(13)
©草丝的日子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