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就要食人间烟火。可眼下的日子是那么纷乱、嘈杂,烦躁、焦虑。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没有污染的食物,闲静的心情都成了梦境中的奢望。在这里把从LOFTER採辑的光影和自己的生活随笔搭建成小木屋。作家王心丽选编的LOFTER新载体杂志(寻找与实践之三)。

· 纯 夜 ·

      皖北乡间的夜是纯夜。我说的纯夜是没有光污染和声污染的自然状态里的夜。这样的夜在城市中心已没有了,或许在富人们的郊外别墅恐怕还有。但在我住的市中心已没有了。这次到皖北乡下感受了久违的纯夜。阴天,天空有厚厚的云层,看不到星空,但是黑和静让人感受到原生态的夜。

      带了一只LED电筒下乡,白亮的强光在无边的夜色里只是一个小白点。想到过去很多小说里对夜色的描写,也想到十八岁那年下乡第一次走夜路的情境。那时我读屠格涅夫的作品《猎人笔记》,一心向往乡间生活。可下到乡下全然不是猎人笔记里的描写,因为那处乡间是中国的乡间。这处乡间何尝不是中国的乡间?

       平时一掠而过的感想在浓漫的夜色里如奇异的星光闪现,灵感和思维都异常活跃,感觉到一个文学自我的存在。在这里我是不是能写作?问自己,回答:能的。只要有遮风避雨的房子就能写。用文字描述乡间生活像画家写生一样容易。但是人不可能生活在文学中,忍不住说:如果……但是我越来越不喜欢假设。一切假设都必须用排除法来证实是否可行。但是总是忍不住用假设。

       来到乡下很荒诞?我想不。当我一进果园就感到一种危险一种被投资的危险。果农很容易在自己的家园里沦为投资者的劳动力,不知不觉地丧失对土地和果树的所有权。开发者会把这些看作投资机遇。被投资未必是件好事,自然的、民间的农户经济就不存在了。说果园只是一个比喻。在完全没有灯光的夜里,思维才会如此清晰地延伸到所有方面。

      听到第一遍鸡叫,第二遍鸡叫,第三遍鸡叫。皖北乡间的夜是寂静的。在南京我总以为自己耳鸣,到医院找专家查过,未见异常。到了乡间才懂:异常的是城里的噪音,声污染。(文/王心丽

评论(1)
热度(12)
©草丝的日子 | Powered by LOFTER